研究动态
大饥荒中的政治精英与地区偏好
上传日期: 2016-08-27 作者:James Kai-sing Kung, Titi Zhou,

       政治精英的出生地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在近年来政治经济学有关经济发展的分析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证据表明,当权者可能无视经济回报率而对家乡进行大量投资,通过资源转移实现对自己族群的利益输送。除了自利外,同情心也会成为统治者地区偏好的一个重要原因。James Kai-sing Kung和Titi Zhou的最新工作论文“Feed Thy Neighbor: Political Elites and Regional Favoritism during China’s Great Leap Famine”,以1959-1961年大饥荒为自然试验,检验了地方拥有的本土中央委员数量对饥荒严重程度的影响。

       有关大饥荒发生的原因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研究,除了工作激励失败和公社食堂大量浪费外,粮食收购数量的陡然上升和未能及时调整被认为是导致农民口粮不足而大规模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关区域偏好的研究表明,掌握权利的政治精英可能出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家乡采取更加有利的措施。因此作者提出,大饥荒期间拥有中央委员更多的地区可能受惠于有利的粮食返销政策,使得受灾荒影响的程度较低。

       文章以死亡率作为受灾程度的代理变量,数据显示同省各地市之间死亡率方差与各省之间的方差大致相当,有足够的差异性,而受灾省份的方差相对更大。文章的核心解释变量是各地区中央委员占人口的比例,根据中组部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在18省265个市中,33%的地市拥有“八大”中央委员,平均每一百万人口拥有0.408个中央委员,标准差为1.067,其中中南地区(湘鄂赣)和华北地区的中央委员数量占比最高,将死亡率和中央委员占人口比两者对比发现,拥有中央委员更多的地市死亡率更低。

图1:“八大”中央委员与灾荒严重性的地理分布

       在控制住人口、城市化水平、土地条件和其它一系列虚拟变量(是否为省会、是否历史上为通商口岸、是否沿海沿江)的基础上,文章考察了地市一级拥有中央委员的数量对其饥荒严重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拥有中央委员的地市相较于其它地市的饥荒严重性大大降低。具体而言,每拥有一名中央委员,该地饥荒期间的额外死亡率降低0.6%。进一步地,没有中央委员的地市可以受益于同省有中央委员的地市。即使不考虑正的外部性,样本数据中的181位中央委员通过地区偏好挽救了大约108万人的生命,占整个大饥荒期间额外死亡率的6.1%。

图2:“八大”中央委员数量对地方受灾程度的影响

       为了防止可能的伪回归(例如参照西方派系政治理论,革命根据地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该地区人们成为党员并且形成一定裙带关系的可能性更高,也因此有着更高的概率成为中央委员),文章将“七大”到“九大”中央委员的数量代入方程进行安慰剂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尽管三个时期的中央委员数量都对饥荒程度有负面影响,只有“八大”时期的变量是显著的,并且系数远高于其它两个时期,基本排除了遗漏关键变量对结果的可能影响。

图3:革命根据地与“八大”中央委员的地理分布

       进一步地,作者利用1945-1956年间中央委员数量的变化率作为“八大”中央委员数量的工具变量。工具变量理论上要求与目标变量紧密相关,但与其它内生变量正交。前者显而易见,为论证正交性,作者指出:1945年之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大量共产党干部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因此在此期间干部的提拔受到家乡地市特征影响的可能性不大;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防止政治上的地方主义,中央确立了“回避原则”,干部不得被任命回原籍任职。因此,在1945-1956年期间,中央委员的提拔不大可能产生相应的地区偏好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研究了这种地区偏好是通过何种途径实现的。计划经济时期,农民需要通过各级政府每年向国家上交提前规定的粮食份额,各级政府保留一定的粮食用于城乡再分配。在此背景下,中央委员减轻家乡灾情最有效的方式是减少上交的粮食份额,使得农村保有更多的口粮。然而自1958年起,公粮的份额由下年预计的产量决定,并且地方政府只能单向提高公粮征收比例,因此调整公粮份额的可操作性较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返销粮成为减轻灾情的一个有效手段。以灾荒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河南为例,其县级数据表明,尽管中央委员无法削减自己家乡的粮食采购指标,但却可以通过提高返销粮数量来减轻灾荒。而不同层级和背景的中央委员的影响没有明显的不同,这一特征侧面反映了大饥荒的普遍性与严重性。

       该文考察了大饥荒时期拥有的中央委员数量对于各地市灾荒程度的影响,通过特殊的自然试验,作者检验了更广意义上政治精英利用资源再分配实现地区偏好的可能性,对于该领域的文献是一个重要的拓展和补充。同时,这一研究从返销粮的角度展开,巧妙地利用历史背景构造工具变量使得文章结论更加稳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大饥荒的理解。然而,考虑到历史问题的复杂背景,正如文章所说,有关大饥荒的研究汗牛充栋,但远远未能形成共识,这篇文章也是百家争鸣中的观点之一。

            文章来源:James Kai-sing Kung, Titi Zhou,Feed Thy Neighbor: Political Elites and Regional Favoritism during China’s Great Leap Famine, 2016,working paper.